鋼結構健康監測

鋼結構健康監測技術(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是利用集成在結構中的先進傳感元件,在線實時地獲取與結構健康狀況相關的信息(包括:應力、應變、溫度、振動狀態等),結合先進的信號信息處理方法和結構建模方法,提取結構的損傷特征參數,結合系統的特性分析,來評價結構損傷的嚴重性以及定位損傷位置。

鋼結構健康檢測

鋼結構健康監測是通過施工期間對結構的監測,以保證結構在施工期間的安全與施工質量控制。

鋼結構建筑健康智能監測是未來建筑檢測行業大發展趨勢,智能化監測管理簡單高效又節省人力,精密儀器提供的數據也比人工采集的數據更加科學,而且能全天候24小無論刮風下雨都能時持續監測,實時監控建筑施工的安全。所以智能監測在未來檢測監測行業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針對工程結構的損傷識別及其特征化的策略和過程。結構損傷指的是結構材料參數及其幾何特征的改變。結構健康監測過程涉及使用周期性采樣的傳感器陣列獲取結構響應,損傷敏感指標的提取,損傷敏感指標的統計分析以確定當前結構健康狀況等過程。


常見的檢測方法:

1.地面監測法--使用高精度測量儀器(如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是目前變形監測的主要方法。

2.地面攝影測量法--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攝影測量的發展,這種方法在變形監測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3.GPS變形監測--利用GPS進行變形監測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4.衛星遙測技術--合成孔徑雷達( SAR)是一種微波傳感器,也是微波傳感器中發展最為迅速和有效的傳感器之一。它是SAR 與射電天文學干涉測量技術的完美結合, 該技術特別適于解決大面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 精度可以達到毫米量級,是一項快速、經濟的空間探測高新技術。

5.其他測量方法--應變測量,準直測量、傾斜測量。


變形監測是指使用專門的儀器和利用一定的方法對變形體在外力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變化進行系統性的觀測的一種測量工作。變形監測得到的觀測值是作變行分析、預見性維護等的主要依據。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工程建設在各地展開,更多的造型奇特、規模龐大的建筑物出現在世界各地。由于設計上、施工質量等方面的缺陷,導致工程建筑物在施工和運營期間發生變形,如果變形超出極限,就會影響建筑物的使用,甚至發生坍塌等事故。由于變形監測能夠為判斷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得變形監測的意義更加重要。


監測依據

《鋼結構設計標準》 GB 50017-2017;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GB 50205-2020;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 GB/T 50344-2019;

《建筑變形測量規范》 JGJ 8-2016;

《工程測量標準》 GB 50026-2020;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結構分析與監測技術規范》 JGJ/T 302-2013;

《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 GB 50982-2014;

《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設計標準》 CECS 333:2012;


相關實驗